新闻中心

化学品泄漏应急方案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的提升,危险化学品早慢慢的变成了人民日常生活、工农业发展和国防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物资种类之一。但是在危险化学品运送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和安全风险隐患,都会造成危险化学品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人民身心健康。同时运载危险化学品的车辆是流动着的,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不能避免突发性事故的发生,所以要做好突发性事故的预防、监测以及应急处理的善后工作,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当危险化学品泄漏后造成污染事件的产生时,就可以通过应急监测手段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危险化学品泄漏后造成环境污染区域的详情信息,以此划分污染区域,方便设定撤离计划和人员撤离,提前预报环境影响的时间和范围等相关应急技术措施。同时在危险化学品泄漏后造成污染事件后,应该正确使用应急监测设施:(1)获取精确的监测数据的时候,一定要十分迅捷和简便,所以在监测操作应该容易掌控,进而使用的监测设施本身对限制性的要求不高,大多数表现其设施的实用性以及可操作性;(2)在选购监测设施的时候,除了要有良好的性价比,保证最小化投入,还要求能够很好的满足车载或者便于携带。

  所以有关部门应该强化内部的监测设施,保证的当危险化学品泄漏造成污染事件产生后,能够及时快速准备的使用监测设施,而且在使用中监测设施要科学有效地配置,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有效最快捷的应急需要,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

  将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事故分为本地过境突发污染事件以及外地过境突发污染事件。这样分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对事故现场的路径进行查询、采样的选择和监测分析方法的检测;另外便于调查运输的危险化学品品种,然后根据该危险化学品品种的特征及其危害性,选择对应的的应急监测方案,最主要的目的都是快速有效地展开应急行动。

  为了环保监测部门能及时的对当地区域内的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泄漏后造成污染事件做出对应措施,能够最终靠建立当地区域对应的数据库,方便查询。登录入数据库的主要是当地区域内使用的危险化学品企业作为重点,详情信息包括危险化学品名称、物理特征、化学特征以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因为很多时候,前去救援的应急人员不了解事故的具体信息,不确定泄漏的危险化学品种类,进而不能够判定污染范围及其应急检测设施,没有对应的应急方案,故而不能有效快速地对其事故作出正确的经济措施,浪费事故补救时间。现在化工行业不断更换产品,所以对应的数据库也应该定期更新,对新产业的新产品也要及时的补充,保证数据库更够准确的提供正确的信息。而且当本地向外地进行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的时候发生泄漏事故,本地环境检验测试部分能及时准确的给出对应信息,然后才好配备对应仪器及其控制试剂,前去应急救援人员也可使用熟练正确的技能进行监测和应急措施。

  当运输危险化学品的外地车辆过境的时候,发生突发污染事件的随机性就比较大,并且对其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等都不了解,所以发生事件后应该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疏离现场人员等,调查并确定出危险化学品种类,并通报给环保检测部门,根据当地数据库中有关该危险化学品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信息,最短时间之内设定应急方案。应急救援人员在执行应急方案的时候,一定要依规定流程做相关操作,依照应急方案中危险化学品的数据库及其以应急监测方案数据库,核实好正确的应急措施,这样也能将泄漏事件的污染变化控制在掌控范围内,防止由于时间过长导致污染进一步的被扩大。

  应该建立起应对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泄漏事故的应急专业方面技术监测队伍,建立这样一支队伍的根本原因是让其在事故发生后,根据经验和专业相关知识开展环境监视测定、污染物的调查、对污染源的控制、划分受污染区域以及采取何种应急安全措施等工作,预测事故的发展的新趋势,提出应急建议。队伍的组成人需要定期安排工作量,开展日常应急监测工作,熟练进行应急监测的操作,不断的提高应急水平,确保为随时发生的事故做好应急准备。

  加强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泄漏事故的宣传,提升安全运输程度。并且要强化路面管控和源头监控,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和运输人员一定要做好登记,大力支持各部门的协调工作,合理建设联系人制度,对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进行依法处决。运输人员就应该严格遵守安全运输管理的规定和制度,不将不一样的种类的危险化学品装载在同一辆运输车上,在运送过程中尽可能避免车辆的剧烈晃动和撞击。另外在运输时间上也应该做好相应安排。利用GPS、GIS等高科技技术产物,对危险化学品的公路运输进行车辆的安全监控,做好预警、报警和辅助应急救援等措施,加强公路路面的实施监控,构建完善的监管网络,实现事故发生即可被发现,及时对其进行应急监测和救援措施。

  [1]李雪梅.危险化学品公路运输中的应急监测和预防[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01:11-12.

  [2]卜全民,童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原因及应对措施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01:73-76.

  散装化学品泄漏污染最严重的是1980年12月的印度博帕尔惨案。由于农药厂的地下储罐应急控制阀门失灵,使罐内液态异氰酸甲醋以气态形式迅速外泄,40多分钟泄漏约30吨毒物,1小时后毒物扩散面积达40平方公里,造成2000多人死亡,5万人失明,20多万人被迫转移,引起世界各国的震惊。1988年5月荷兰籍满载丙烯腈的Anna Broere号散装化学品船在荷兰沿海沉没。这一起事故直接促成了第一届国际有毒液体物质海上泄漏和应急反应大会的召开。1993年12月英国丹佛附近海面一艘散装化学品船由于大风沉没,造成2500吨甲苯泄漏严重污染海洋环境。如上所述,散化事故时常发生且危害重大,对散化运输安全与防护己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环境和安全问题。

  2000年5月4日,停靠在天津港南疆石化码头的散装液化气船“长威二号”轮货泵舱发生爆炸起火;2004年10月31日,“大清河”轮出港时与“新福达”轮在新港主航道发生碰撞,造成“大清河”轮25桶有毒液体物质糠醇落水。两起危险化学品事故虽经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和天津海事局全力抢险未造成重大危害,但天津海上危险化学品事故风险已日益突显。散化事故进入海洋环境的液体物质毒性大,污染性强。尤其是散装有毒液体物质及其蒸汽毒性普遍比石油及其炼制品大,而且品种繁多,性质各异,进入水中化学品行为复杂,清污困难。泄露的散装液体化学品还具有燃烧、爆炸和毒害等特性,因此必须根据散化危险源的详细情况,对事故风险做出准确预测评估,同时也要制订出合理有效的应急反应方案。

  近年来天津港散装危险化学品货物运输日趋大型化、专业化,一次船舶装卸少则数百吨,多则数万吨。据统计,2008年进出天津口岸的散装液体化学品船(不包括油类)达900余艘次,吞吐量达560余万吨。随着临港工业区的开发建设,预计到2012年吞吐量将达到1500万吨。同时,天津港水域又是事故高发水域,2005年到2007年天津港水域共发生船舶交通事故120多件,事故率约为万分之四点八二。若发生散化事故,由于很多散装液体化学品具有燃烧、爆炸和毒害等特性,不能及时有效处理的话,会对水域生态资源导致非常严重的危害,将会给整个区域的环境、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威胁。由于散装液体化学品的特有性质和天津港水域的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特点以及船舶运输有毒液体物质的现状和发展的新趋势,给天津港水域带来了独特的风险来源。

  关于油污染应急,国际海事组织(IMO)于1990年制定了OPRC公约。该公约要求所有类型的船舶、近海岸装置、海港和装卸油设施、油码头海上输油管道必须配备油污应急计划,其中关于船舶油污应急计划通过MARPOL73/78附则一新增26条来实施。虽然,OPRC公约是一个关于油污防备的公约,但是它的决议10要求化学品船、散化码头、装卸散化设施等也必须制订污染应急计划,执行强制报告制度。OPRC公约主要是针对水域特别是海洋污染而制定的,强调水中污染物的控制和清除,围控、清污设备的准备。港口散化运输系统包括水域部分、陆域罐区和装卸部分,因此对于港口散化事故应急反应的制定将需要考虑APELL计划和OPRC公约要求,水域部分按照OPRC公约实施,陆域部分按照APELL计划实施,在此基础上将水域部分与陆域部分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港口散化应急计划。

  船运散装化学品溢漏事故应急反应计划定制和实施的重要基础,在于掌握溢漏物的理化、危险特性、数量、环境条件等基本数据,并据此预测该物质在不同介质中的运动状况,这也是处理损害赔偿事务的依据。一般而言,其溢漏后的某一阶段以某一运动形式为主,且辅以多种形式在环境中输移、扩散,可将其主要运动形式分成五类:①强挥发性类,蒸汽在空气中的输移和扩散;②不溶于水,在水面以二维形式进行输移和扩散;③溶于水,在水中以三维形式输移、扩散;④比重大且不溶于水,沉降于水底;⑤与空气和水发生反应。

  经修订的MAROL73/78附则二和IBC规则修正案分别以IMO MEPC.118(52)以及MEPC.119(52)和MSC.176(79)决议通过,并将于2007年1月1日起生效实施。根据新的附则二有毒液体物质分为以下4类:

  X类―这类有毒液体物质,如从洗舱或排除压载的作业中排放入海,将被认为会对海洋资源或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危害,因而应严禁向海洋环境排放该类物质

  Y类―这类有毒液体物质,如从洗舱或排除压载的作业中排放入海,将被认为会对海洋资源或人类健康产生危害,或对海上的休憩环境或其他合法利用造成损害,因而对排放入海的该类物质的质和量应采取限制措施。

  Z类―这类有毒液体物质,如从洗舱或排除压载的作业中排放入海,将被认为会对海洋资源或人类健康产生较小的危害,因而对排放入海的该列物质应采取较严格的限制措施。

  其他物质:以OS(其他物质)形式被列入《国际散装化学品规则》第18章污染类别栏目中的物质,并经评定认为不能列入本附则6.1所规定的X,Y或Z类物质之内,因为这些物质如从洗舱或排除压载的作业中排放入海,目前认为对海洋资源、人类健康、海上休憩环境或其他合法的利用并无危害。排放仅含有被列为“其他物质”的物质的舱底水或压载水或其他残余物或混合物,不受本附则任何要求的约束。

  散装化学品泄漏被控制之后,化学品可能被消除,也可能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如果泄漏的化学品是持久性的,这就存在一个长期暴露的问题。水环境中化学品的浓度、分布、转化和长期归宿主要根据:散化泄漏的速度和数量、化学品的理化特性、环境特性、气象和水域条件、生态环境的生物降解和生物转化能力。无论哪种物质在扩散时都可能参与生物过程包括生物降解和生物积累,这些过程同样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降解速度取决于物质的生物可降解性、吸附过程、微生物种类及数量、水的温度和PH值、水体中其它化学物质的种类及浓度等。化学品被生物降解,所造成的污染有很大的可能性通过食物链传播,甚至危害人类健康。散化泄漏后必然会对环境能够造成污染,然而散化的泄漏量、理化性质、可溶性、溶解物浓度、暴露于环境的时间和环境条件将决定环境影响的程度。主要的影响如下:①致死影响与极性毒性;②非致死影响某种化学物质作用于生物体的计量虽未直接引起死亡,但却破坏了其生理或行为活动(如:减少产卵或繁殖量、破坏繁殖能力、损坏呼吸、改变幼体至成年体的行为等),或产生某些生物和分子化学影响;③生态系统影响一些化学品在环境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值后,可能会产生对生态系统不利的影响;④对旅游资源和其他人类活动的影响对海滨浴场、沙滩、滨海公园等旅游景观产生污染,破坏自然景观,使之无法正常营业,对于水域内的污损底质更需要清除后才能恢复。

  建立重大事故应急反应的法规体系。随着各种重大事故应急反应工作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一定要制定和完善应急反应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快重大事故灾难应急处理的立法步伐,确立重大事故应急反应工作的统一性、协调性和权威性,以法律和法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必有关部门、组织和人员在应急管理工作中的职能、权限和义务,协调应急反应工作中政府、企业、社会及个人之间的关系,规范有关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和应急恢复的各项制度,确定应急反应的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把应急反应工作纳入法制的轨道。

  建立散化事故应急反应指挥协调机制。2009年6月1日,天津市为进一步做好海上危险品事故应急管理,专门制定印发《天津海上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

  针对当前形势和应急反应工作实际要,应考虑尽快建立事故预控和鉴别判定中心,对敏感区域的水域和空气环境进行实时监控,为救援部门提供应急反应决策方案;对救援队伍进行培训,为敏感水域危险化学品作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加强港口码头应急设施配备。督促辖区港口码头按照《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及《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配备相应设备、设施。

  计划加强海上实战性应急演练。以泄漏高风险地点模拟事故,不向参加演练的应急单位公布演习方案,调集应急消防、清污力量进行突发实战演习,提高海上污染事故处置能力,提高海事应急指挥能力。

  修改完善水上污染应急反应预案。总结大连7・16事故应急反应经验,进一步协助天津市政府修改完善水上污染应急反应预案,推进天津市水上污染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天津海上搜救中心在粤渤海海域污染防治中的协调指挥作用。

  加强海上应急人员专业培训。尤其重视对民间力量的培训,按照确定的污染应急人员分级和专业培训教程,开展高级指挥人员、现场指挥人员和操作人员培训,特别是要制定军队、渔民、志愿者的培训计划和方案,提高应急清污队伍专业能力和素质。

  与海上应急清污设备厂家建立沟通协商渠道。与清污设备、工具、器材的厂家签订合作协议,确保事故发生第一时间调集到足够的清污物资和设备。

  2008~2011年4年间,环境保护部共接报突发环境事件568起,一系列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导致非常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不良社会影响。

  2012年1月,广西龙江河受到高浓度含镉污水污染,导致柳州等地数百万人饮用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2012年2月,江苏镇江船舶违法排污导致自来水发生苯酚污染,引发当地居民抢购纯净水;不久,广东佛山一家养殖场排污,导致附近自来水厂水源受污染,约5万居民受到停水影响。

  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不仅给人民群众生命和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污染区域的生态失衡,难以短时恢复;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很严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直接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危害社会治安;带来相关的社会问题;引发国际间的污染纠纷。

  综合性大型磷复肥企业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为硫磺、磷矿、氨,主要有磷酸、高浓度磷复肥等产品;中间产品主要为硫酸、磷酸等,硫酸、副产品主要为氟盐产品。磷酸、氨为危险化学品;危险废弃物主要有氟硅酸、硫酸生产产生的含五氧化二钒的废催化剂。由于综合性大型磷复肥企业涉及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弃物,若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很严重,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三环分公司在生产发展的同时,通过一直在改进工艺、设备及污染防治设施,逐步建设、完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设施,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三环分公司多年来未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下面以三环分公司的突发环境事件为例,对综合性大型磷复肥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进行有效性探析。

  三环分公司在装置开车初期引发过多起环境污染事件,下面列举的是三环分公司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突发的环境污染事件。

  1987年5月,在磷酸萃取装置停车清理的过程中,大量排放酸性清洗水,调节池中的污水漫溢,含酸污水进入附近讇讇状宓乃咎铮斐?亩水稻田受污染,受污染的水稻田只能重新栽种。

  2004年8月14日凌晨4∶30分左右,外委劳务人员在清理稀磷酸沉清槽底部渣酸管时,突发沉清槽渣酸泄漏,泄漏的稀磷酸大部分收集进入稀酸陈化区域的地下收集槽,经两台地下槽泵回收渣酸,部分渣酸流到地下收集槽,经地下槽泵送至萃取槽。由于泄漏量大,虽然用袋装磷石膏、衣服等物品堵截泄漏点,用袋装纯碱在排污沟进行围堵,但还是有部分磷酸进入厂区内的排污沟。为了控制污染,三环分公司在排污沟4个断面不间断地加碱中和,基本控制了污染,未对周围环境能够造成污染。

  2006年2月25日约14时,输送磷石膏渣浆的管道因阀兰故障出现少量泄漏。泄漏的渣浆对泄漏点周围农户栽种的小麦青苗和豌豆苗造成一定影响,同时有部份渣浆流入周围农户的生活区域。通过双方协调后得以解决。

  主动管理,避免污水量过大引起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在磷酸萃取装置停车清理前,如果考虑污水处理装置的解决能力及污水调节池的贮存能力,控制清洁水排放量,就不会发生调节池污水漫溢引发的环境污染事故。

  三环分公司将被动管理变为主动管理,提出并实施内部排放污水收费制度,对各分厂排放的污水进行计量,并按上年度的污水处理实际成本核算后进行收费,污水处理费用纳入各生产厂的成本核算。

  避免硫酸装置开停车过程中引起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三环分公司采取在硫磺制酸装置开停车前制订开停车方案、明确出污染控制措施、落实责任人、并对外排气体中的硫酸雾和二氧化硫进行开停车全程监控等措施后,开停车过程中未发生污染事故。

  避免清理磷酸、硫酸、氟硅酸贮槽底部渣酸各类酸槽泄漏引起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在清理磷酸沉清槽、硫酸槽、氟硅酸贮槽底部渣酸时,采取事前制定清理方案、落实大量渣酸外漏引起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的方法、明确责任人等措施,另外,在各酸槽周围设置符合《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GB50351-2005的规定,设置应急围堰和应急地下收集槽、应急泵。若发生突发大量外排酸渣的情况,酸渣可在围堰内沿沟道进入应急槽,由应急地下槽泵输送。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有效预防了清理磷酸沉清槽、硫酸槽、氟硅酸贮槽底部渣酸和各类酸槽泄漏引起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避免硫磺制酸装置吸收泵跳停引起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三环分公司硫酸产量为185万吨/年,共有五套硫酸制酸装置,硫酸装置吸收泵跳停极易引起含大量硫酸雾废气外排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分公司将各套硫酸装置的二级吸收泵与风机、硫磺泵进行联锁,当二级吸收泵跳停时,风机、硫磺泵自动停止工作,含大量硫酸雾的尾气停止外排,有很大成效避免了因吸收泵跳停引起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避免磷石膏渣浆输送管道泄漏引起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磷石膏渣浆输送管道泄漏主要是由于管道压力过大,输送磷石膏渣浆的法兰接头处螺栓受力过大被拉断引起泄漏。为解决此问题,采取用不锈钢螺栓替代普通螺丝的措施,将分公司磷石膏输渣管道和回水管道的普通螺栓用不锈钢螺栓来更换,同时为防止被盗(曾经发生过螺栓被盗引起泄漏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将法兰连接处的不锈钢螺丝进行点焊;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带压渣浆管喷泄引起大面积环境污染,法兰接头处用抱箍包扎。操作人员每4小时巡查一次,以便及时有效地发现泄漏,及时处理。

  采取上述措施后,2009年至今,未发生磷石膏渣浆输送管泄漏引起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在三环分公司废水总排口建设废水净化处理回用装置,当发生酸管、酸槽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经泄漏的废水和事故消防水经废水处理回用装置收集处理后回用,避免因泄漏、火灾、爆炸引发的突发环境污染事件。

  氨制冷系统在氨储存和运行过程中一旦突发泄漏,如处理不当,极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制定规范的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就是在冷库氨制冷系统若发生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统一指挥,各负其职,及时、有序、有效地采取相应的处置方法,控制事故扩大,进而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保护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冷库是我国城镇居民生活食品的集散地,用于冷藏储存食品(或加工)遍及各个城市。氨制冷系统在储存、充装和运行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人员中毒、火灾和爆炸,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国家有关法规明确规定地方政府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其中,制定规范的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就是在冷库氨制冷系统一旦发生意外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统一指挥,各负其职,及时、有序、有效地采取对应的处置方法,控制事故扩大,进而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保护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针对每一个应急活动执行部门,在进行某几项或某一项具体应急活动时所规定的操作标准。这种操作标准包括一个操作指令检查表和对检查表的说明,一旦应急救援预案启动,相关人员可按照操作指令检查表,逐项落实行动。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是编制应急救援预案中最具可操作性文件,回答的是在应急活动中谁来做和怎样做的一系列问题。事故的应急活动需要多个部门参加,应急活动是由多种功能组成,所以每一些个部门或功能在应急响应中的行动和具体执行的步骤要有一个程序来指导。事故发生是千变万化的,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但应急的程序是有一定规律,标准化的内容和格式可保证在错综复杂的事故中不会造成混乱。一些成功的救援多是因为制定了有效的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才使事故发生时指挥通信系统及时地传达有效信息,各个应急响应部门职责明确,分工清晰,做到忙而不乱,在复杂的救援活动中井然有序。

  目前,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重大危险源企业的高度重视,并纷纷制定本地区和本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由于我国应急体系建设正在起步阶段,一些相应的法规及标准还在陆续制定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在制定中可以依据的规章有限,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在制定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过于简单、粗略、只能作为一般的管理规章,缺乏可操作性;

  2)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并未按科学的程序制定,要素和功能论述不全,不能满足应急的需求;

  3)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可操作性差,缺乏相关部门之间必要的协调,存在矛盾或重复现象,造成事故应急行动时职责不清、指挥不力、操作混乱的局面。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笔者就冷库氨制冷系统突发严重泄漏事故及火灾事故,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体会,仅对-接警-判断-现场处置等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进行总结,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制定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提供参考思路。

  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报警电话应以文件形式通知到各部门和重大危险源企业。

  2)其它部门接到事故报警时,必须在第一时间将报警信息反馈到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储氨罐液位指示器的玻璃管(或玻璃板)破裂造成氨泄漏,此类事故一般泄漏量较小。如果液位指示器阀门卡死,危险性较大。

  供氨过多,大量氨液被吸回压缩机汽缸。由于压缩机排汽通道较小,这部分液体如不能及时排出,积聚在汽缸中就会发生严重敲缸,如果安全盖起跳后还不能排尽汽缸内的液体,电机不及时停止工作,就会酿成压缩机汽缸炸裂,发生氨泄漏,危险性较大。2013年,我市某冷库氨制冷企业由于运行不当,发生压缩机汽缸炸裂,氨气产生爆燃,烧损机房内其它压力容器外保温,一台压缩机报废,无人员伤亡。

  储氨罐本体(或管道)焊缝突然开裂,大量氨气泄漏,情况最为危险,一般属于无法止漏的事故。大多是由于制造、安装焊接质量差加上误操作原因产生。2013年8月31日,上海市宝山区的上海翁牌冷藏实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氨泄漏事故,直接原因为该公司严重违规采用热氨融霜方式,导致发生液锤现象(液锤现象是指在有压管道中,液体流速发生急剧变化所引起的压强大幅度波动的现象),压力瞬间升高,致使存有严重焊接缺陷的单冻机回气集管管帽脱落,导致氨泄漏。造成15人死亡,7人重伤,18人轻伤。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510万元。

  罐车在向制冷系统充装液氨时,充装阀失效发生大量氨气泄漏,罐车存储液氨量越大,危险性越大。

  (4)火灾引起氨制冷系统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并介入燃烧

  2013年6月3日,吉林省长春市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直接原因是,该公司二车间配电室电气线路短路,引燃周围可燃物。当火势蔓延到氨设备和氨管道区域,燃烧产生的高温导致氨设备和氨管道发生物理爆炸,大量氨气泄漏,介入了燃烧。造成121余人死亡、7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

  ×××企业发生×××事故,经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初步判断紧急情况为×级,特请示批准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后,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专职人员迅速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物资保障)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指定地点。

  2)各部门都应当制定本部门应急标准化操作程序,以保证规定人员和物资迅速到位,并按具体的步骤来执行。

  1) 应急救援机构和人员按照事故现场指挥部的要求(企业上报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提供重大危险源厂区平面布置图,图中应标注事故指挥安全地点)及时到达指定地点(应在事故现场的上风(或侧上风)方向并保持距离冷库150米左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2)指挥人员应首先向事故企业现场负责人了解储氨罐数量及液氨总储量及泄漏位置严重程度,由现场特种设备、消防、燃气专家及时计算出储氨罐爆炸能量及冲击波范围。迅速向总指挥报告后,由总指挥决定冷库下风方向的居民是否需要疏散。

  3)根据气象局提供的天气风向及风速情况,由总指挥决定事故企业下风方向的企事业、居民用电是否拉闸停电。(氨在常态下呈气体,比空气轻,爆炸极限为15.7%~27.4%、引燃温度651℃,遇明火易引起燃烧、爆炸。)

  4)冷库附近公路,由总指挥决定是否采取警戒与交通管制,防止泄漏的氨气散发引起路上行人或车辆人员受到伤害(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因难、紫绀;肺炎或间质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氨可致皮肤灼伤)。

  5)现场特种设备专家穿戴必要的防高温作业服、佩带可燃气体浓度测量仪深入事故现场进行查看实际情况,为事故救援提供可靠技术保证。

  6)如果出现是上述2.2、 2)、(1)、(2)、(3)项原因造成的氨气严重泄漏,但还没有发生火灾情况下,可采取以下应急方法处置。

  (1)指挥由企业有经验的技工配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进入现场迅速切断氨泄漏部位与有关设备相连通的管道,杜绝氨源。打开所有喷淋装置(储罐区设有稀盐酸喷洒设施)稀释泄漏的氨浓度,打开机房排风机排除氨气。如果是高压管道氨泄漏,立即停止压缩机运转,如果低压系统管道(如冷库内冷却排管)氨泄漏,应迅速查明泄漏部位,关闭该冷间冷却排管的供液阀和调整有关阀门。开动制冷间排风机排除氨气,

  (2)指挥由消防人员配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进入毒区查明有无中毒人员,迅速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抢救,清除泄漏区的所有火源和易燃物。在机房或制冷间内采用使用开花水枪头或喷雾水枪头向氨泄漏点处,稀释泄漏的氨浓度。在机房(冷库)外下风向布置(带有间隔有小孔)水龙带,利用消防栓或消防车的高压水,形成一道或多道水幕,稀释泄漏的氨浓度,防止氨气扩散。

  (3)根据企业人员介绍的储氨罐和储存量。如果其它储氨罐内尚有空间且压力较低,由企业有经验的技工将泄漏储氨罐的氨液倒向其它储氨罐(倒罐),以减少泄漏储氨罐泄漏量,当压力平衡时迅速关闭阀门并撤出现场。或用罐车将未发生泄漏的储氨罐内液氨倒出,远离事故区。

  (1)首先应扑灭被火源引燃的可燃物火势,切断火势蔓延途径,控制燃烧范围,并积极抢救受伤和被困人员。

  (2)发生火灾时应用雾状水、开花水流、抗溶性泡沫、砂土或CO2等灭火剂进行扑救,若不能立即切断氨泄漏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源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如有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矿处,若出现储氨罐泄漏处声音变大或储氨罐壁变色等危险征兆,救援人员应立即撤退。

  (2)如果火焰辐射热威胁压力容器,高温使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为防止储氨罐爆炸,进行冷却的消防人员应尽量采用低姿射水或利用现场坚实的掩蔽体防护。对卧式储罐,消防人员应选择氨储罐四角方向作为射水位置。尽可能远距离灭火,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已经开启的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

  (3)应根据火势大小判断氨储罐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囊塞、黏合剂等)。

  (4)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即可用水扑救火势,仍需用水冷却烧烫的储氨罐。火扑灭后,应立即用堵漏料堵漏,同时用雾状水稀释和驱散泄漏出来的气体。

  (5)有时一次堵漏不一定能成功,如果一次堵漏失败,再次堵漏需要一定时间,要防止较长时间泄漏出来的大量氨气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从而发生爆炸的危险,在氨气浓度较低时准备再次灭火堵漏。

  (6)如果确认泄漏口很大,根本无法堵漏,只需远距离冷却储氨罐,控制着火范围,一直到液氨泄漏尽,火势自动熄灭。

  (7)总指挥应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遇有火势熄灭后受热辐射的储氨罐有爆裂征兆时,总指挥必须适时作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8)如果储氨罐体发生物理爆炸,必然会导致更大火灾,此时消防队员一方面应控制火势,另一方面应组织冷却其它储氨罐,以防发生其它储氨罐第二次物理爆炸。

  (9)必要时,将制冷系统内氨液放掉(后果是引起地下水污染),以保护人身安全减小事态扩大。大型氨制冷系统应装设紧急泄氨器,紧急泄氨器的氨入口与贮液桶以及蒸发器相连,水入口处与自来水管连接,泄出口通往下水道。放泄氨液时先打开自来水,然后再打开氨液通路,使氨液溶解于水中直接排放到下水道去。

  (一)事故危险解除后,应彻底检查现场,为防止意外,采取使用大量雾状水稀释泄漏的氨气。

  (三)对冷库残留已解冻、腐烂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事故现场反复消毒杀菌,避免了疫情发生及对土壤、水源造成二次污染。

  为及时有效地开展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工作,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预案》,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对本学校目前使用的化学品、实验耗材、仪器和防护设备进行了辨识并综合分析其危害程度,确定了下列危险目标和危险种类。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首先进行个人防护,然后按照事故不同类别分别采取相应的现场处置措施,并立即报告本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及副组长,判断事故等级和趋势后采取相应的内部外部联络。

  1、易燃、有毒气体泄漏:现场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避免断电时电弧引起火灾),然后迅速开门窗通风,并按照危险程度通知临近实验室或整座建筑人员撤离至上风区,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之后对泄漏源进行控制处理:用毛巾或抹布擦拭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拧到大的容器中,然后再倒入带塞的玻璃瓶中。

  2、易燃、腐蚀、有毒液体泄漏:现场人员首先从室外总闸切断电源(避免断电时电弧引起火灾),避免中毒和受到灼伤,然后使用相应物资擦拭和吸收。大量泄漏时在实验室门口设置堵截围堰后撤离,等待应急救援人员处置。

  3、化学废液及废旧试剂:学校化学废液种类主要为各种有机溶剂。教师应严格控制化学试剂签发数量,督促实验人员进行有机溶剂回收利用。确实无法回收利用的,按类别收集于专用容器中。废液及废旧试剂由学校责任部门定期统一处置。当化学废液及废旧试剂外泄时,知情者应立即通知本单位安全应急小组组长,立即采取措施追回外泄废液。外泄废液造成他人生命财产损害及环境破坏者,由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置。知情不报者按失职论处。

  4、化学品包装物:剧毒化学品包装物,必须交学校责任部门统一处置。普通化学试剂瓶子,集中装于纸箱中,定期交给学校责任部门处理。

  5、本单位所有实验操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节能环保意识,实验设计及实难过程中要充分体现绿色化学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己任。实验工作中,要树立高度的节能节水意识,全体教师都有杜绝一切浪费的责任。

  实验中若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首先应立即切断室内一切火源和电源。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常用方法如下:

  1、可燃液体着火:立即拿开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质,关闭通风设施,防止扩大燃烧。若着火面积较小,可用抹布、湿布、铁片或沙土覆盖,隔绝空气使之熄灭。覆盖时动作要轻,避免碰坏或打翻盛装可燃溶剂的玻璃器皿,导致更多的溶剂流出而扩大着火面。

  3、汽油、、甲苯等有机溶剂着火:应用石棉布或砂土扑灭。绝对不能用水,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

  5、导线和电器外壳着火:不能用水及二氧化碳灭火器,应先断电,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覆盖法灭火。

  易燃、液化气体类火灾,首先断电,开门窗通风,起火初期首先控制气体泄漏,然后使用灭火毯遮盖扑灭,如无法控制气体泄漏,当容器内容物储存量低于爆炸极限时,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火焰消失后使用灭火器对周边环境降温至室温以免气体重新燃烧或爆炸,否则必须保持稳定燃烧,避免大量可燃气体泄漏出来与空气混合后发生爆炸。

  混合性爆炸发生后,现场和周边实验室人员应开门窗通风,断电,熄灭所有点火源,避免发生二次爆炸,尽快通知学校消防及单位安全应急小组进行扑救,必要时电线报警。

  1、置神志不清的伤员于侧位,防止气道梗阻,呼吸困难时给予氧气吸入;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停止者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挤压。

  2、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4、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